为审计装上“天眼”
地理信息技术精准核验守护绿水青山

发布日期:2025-10-14 11:38 作者:行政科 施慧 来源:市审计局 【字体: 阅读:

近日,淮南市审计局紧扣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履职核心,在对市林业局局长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引入地理信息技术,为传统林业审计工作注入新动能,有效推动审计质效实现跨越式提升。​

数据赋能分析,精准挖掘“提质效”。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整合多源数据,汇总最新遥感影像、国土三调数据、无人机航测等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图层叠加比对等功能开展审计研判,有效克服传统人工分析存在的误差大、滞后性强等短板,提升问题线索排查的精准度与效率,为审计工作靶向发力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技审深度融合,拓宽监督“新视野”。构建“技术+业务”双轮驱动的审计模式,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工作深度耦合,创新运用“人工造林矢量数据+遥感影像”关联比对的穿透式核查方法,以核查造林面积真实性为切入点,聚焦造林企业补助资金获取真实性,精准发现并查处某企业违规多获取造林补助资金6.25万元的案例,有效揭示了造林领域的隐蔽性违规问题。

实地精准核验,确保成效“见真章”。在国土绿化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携带移动GIS设备、无人机,深入林地、湿地现场,通过搭载了高精度定位软件的移动终端,结合矢量数据进行现场核验,精准发现市林业局上报的33.8亩造林面积中实际包含23.82亩水田;在湿地修复项目审计中,针对人员难以抵达的水域,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发现部分浮叶、浮岛水生植物保存率低等问题,切实保障林业与湿地项目建设的真实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