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审计局发挥四大效应筑牢内部审计第一道防线
内部审计是内部治理的基石,是自身的“免疫系统”。近年来,淮南市审计局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指导监督,着眼“固本强基”“以查帮促”,“治已病、防未病”,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
一是强化内审监督检查,发挥把脉问诊“诊疗效应”。坚持调查研究,从2022年起,以摸清底数、梳理思路、规范管理、提质增效为目标,每年深入开展一次实地调研或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全市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助力推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了市本级内部审计工作专项审计调查,重点选取了20家市直部门、园区及国有企事业为调查对象,围绕内部审计工作领导管理体制、机构建立健全、审计项目开展等方面重点内容开展专项调查,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同时,以审计项目为抓手,明确将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列为部门预算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形成内部审计指导与审计项目实施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二是做好内审服务指导,提高审计监督“乘数效应”。结合行业系统特点,根据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分行业、分领域编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公检法系统审计发现问题共性清单,编发《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口袋书”,向全市各单位发放400余册,指导内审单位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受到了各内审单位一致好评和欢迎。加强备案管理,及时将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计划,出具的审计报告及整改情况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报送同级审计机关备案,突出对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和审计重点的指导,引导内部审计机构瞪大眼睛、明察秋毫,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开展审计监督。
三是鼓励内审参与融入,释放审计力量“叠加效应”。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健全协审计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工作机制》《关于规范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人才库,组织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去年以来,共安排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20家单位30多名内审人员参与了审计局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个国家审计项目,既以审代训,提升了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又发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叠加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激发内审队伍活力,释放内审干部“倍增效应”。坚持以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能力为核心,把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纳入市审计局审计教育培训体系,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安徽财经学院的教授及内审领域专家进行,每年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连续两年组织开展首届审计系统“为民办实事 为企优环境”劳动竞赛暨青年审计干部“研究型审计”策论大赛,来自市县审计机关、内审机构的青年审计干部同场竞技,一争高下,比拼“能查、能说、能写”能力,充分发挥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强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