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审计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审计机关推行政务公开 , 增强审计透明度 , 接受社会监督 , 是审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 2017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紧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紧贴工作实际, 充分利用 淮南 审计网、 政务微博 等 载体, 创新公开形式,拓展公开内容,完善制度机制,营造 了 规范、透明、高效的审计政务环境 , 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将 政务公开工作 向纵深 推进 。 现将全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多管齐下,打好主动公开组合拳
(一)明确目标,推进政务 “ 五公开 ” 。 今年以来 我局 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 实施细则的通知》 , 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个环节落实主动公开 ,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决策透明度,全力打造“阳光审计”。 一是做好决策公开, 注重 公开重大政策公众参与情况。 围绕当前审计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审计体制改革,完善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市审计局草拟并以市委 办公室 、市政府 办公室 名义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框架意见的实施意见》( 淮办发 〔2017〕4号)和《关于坚持审计监督全覆盖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淮办 发〔2017〕45号)两项规范性文件。 文件制定出台前充分向社会征求了意见,并将意见反馈和采纳情况作了汇总公示。 以推行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化为重点, 征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建议 , 促 使公众 切实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 。 二是做好执行公开,持续公开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 连续1 2 年 通过《淮南日报》向社会发布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公告和审计整改公告,形成了“审计组长负责、综合法规科审核编号、局长审批、定期公告”工作模式,12年来 我们 紧扣社会热点,突出民生主题,依法加大公告力度,对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整改情况、民生审计、投资审计等进行公告,实现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常态化 。截至目前, 今年 已公告审计结果14项。通过公告审计结果 和审计整改情况 ,提高了审计工作透明度,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尤其是每年通过《淮南日报》聚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形成 舆论热议审计 结果公告的浓厚氛围,既推动审计查处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又有力提升了审计公信力。 三是做好管理公开,全面公开重点领域。 不断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及时对 我 局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按照统一要求完善行 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对审计权力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审计权力清单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构建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对审计行政处罚信息进行了全面发布。 及时公开财政资金相关信息,部门 预决算 、 “三公经费”预决 算、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等均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不断更新精准扶贫动态,将市审计局扶贫工作纳入公众视线,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做好服务公开, 及时公开服务清单。 对我局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明确了 审计在线咨询 、 审计结果公开 、 审计普法教育 三大服务事项,对承办机构、服务对象、服务条件、服务流程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将服务流程做成图表,方便公众理解。 五是做好结果公开,主动公开政策落实情况。 加大对中央、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 ,现已将前三季度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结果进行公示 。制订年度 审计项目计划, 明确审计目标、对象和范围以及审计重点内容和实施方式 。公开年度和半年度工作报告,明确阶段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深入推进“阳 光 审计”。
( 二 )突出重点,做到 要点“ 必公开 ” 。 不断加大审计结果 、审计信息 在网站公开力度 , 实现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全部1 9 个栏目, 52 个子栏目信息发布的 全覆盖 ,全省政府网站三季度抽查得分100分。 目前,《淮南审计》发布各类信息1.8万余篇,公开审计结果400多项,网站访问量超过66万人次 , 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制定出台《关于完善与市人 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工委工作联系的规定》,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常态机制 , 同时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今年已落实政协委员“关于取消职能部门建立中介机构资源库的建议”的提案 ,并将提案办理结果进行了公示。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明确新闻发言人。全面公开了市审计局领导个人简历、下属机构和人事变动信息等基础情况。 我局在不断加大主动公开力度的同时,也注意对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调整,突出重点栏目,去除无意义栏目。根据市公开办的要求,我局 参照2 017 年度 市审计局政务公开 要点,将 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情况合并,同时增设财政审计报告和政策落实审计两项栏目 。剔除了 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规划、其他权力 等 不涉及审计内容或超越审计权限的栏目 ,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平台栏目设置,使之更加简洁直观。
(三)同步解读,实现政策 “易知道” 。 详细解读政策法规 , 坚持发布与解读同研究、同部署,加强对重大政策的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将审计声音及时、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公众,促进社会各界正确理解、客观分析、理性评价审计工作重大政策,营造全社会了解审计、关注审计、支持审计的良好氛围。 完善政策与解读之间的联系,实现政策内有解读链接,解读内有政策链接,形成简洁明了又方便查找的闭合环。同时,局领导积极参与政策解读, 主动 走进“政风行风热线”,深入浅出地 为大众 讲解审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四)多路并进, 力争关切“有答案”。 把握审计信息公 开工作规律, 运用 多媒体平台推介 进行审计信息宣传 ,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事项, 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公开信息网、市民心声等载体,举行网民座谈会,走进市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 等 多种形式, 与网民 、听众 互动,倾听民声、广纳民意 、扩大影响 。 一是淮南审计走进“政风行风”热线。 连续10年走进淮南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 。通过广播、 微信直播 、现场电话答疑等方式与广大听众、网友进行交流,拉近审计部门与 群众的距离,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社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 二是“微博问政”热度不减,粉丝量突破 1 2 万。 “淮南审计” 政务微博上线 五年来,以“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为原则, 共发表文字类、图片类和视频 类微博 共3 32 篇, 微博粉 丝数量也一直以每年两万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 目前, 粉丝数量突破 1 2 万人, 稳居 人民网 审计行业搜索排名第一的位置。 三 是“市民心声”网帖回复工作受好评。 近年来,淮南市审计局通过设置AB岗、安装“市民心声”手机 A PP 等方式,建立了“收集登记、逐级上报、分类转办、核查回复”的市民 心声网帖 回复工作流程。截止日前,该局共受理、回复《市民心声》网帖23条,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完毕,回复率、满意率达到100%,未出现红牌及黄牌督办贴,未出现投诉情况,网民和市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 畅通渠道,架起 民意 申请直通车。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畅通渠道为抓手,同时推进网上 申请和信函申请两种方式落实申请事项。 将 申请条件、范围和方式 在政务公开平台公开 ,以市局综合法规科为受理部门, 明确 公布 通信地址和联系方式。打造网上一键 式申请 办理流程,为方便来函申请,信息公开平台也 同时 提供可下载的规范申请表。 制定出台 《淮南市审计局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 ,对依申请公开答复时限、答复格式及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 和要求 。今年6月,我局收到一份依申请公开事项,要求公开 2016年 市 审计局全年预算支出金额及实际支出金额;2016年审计局信息化建设的全年预算支出金额及实际支出金额;2016年审计局人数;2016年审计局专职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数(或称专职政务公开的公职人员数) 等信息, 用于科研,撰写有关政府审计相关内容。 我局收到申请后,1 0 天内即进行了公开。 全年无 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被市政府纠错 ;无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败诉 ;无 信息公开投诉情况 。
三、建章立制,筑牢监督保障防火墙。
(一)齐抓共管,下活政务公开一盘棋。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局认真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从机制制度上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不定期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综合法规科为日常办事机构, 设立专人专岗负责政务公开工作 。 二是部门 协同作战 。 年初由综合法规科草拟,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审定,确定了年度政务公开要点,并以正式文件下发。 各信息发布单位切实承担起审计信息公开和解读的主体责任, 办公室、人教科等 其他单位密切配合,各相关单位同步发声、各负其责,形成“一盘棋”格局,有序推进各项公开工作。 三是加强 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 。 结合 全省审计机关“审计技术创新年”活动, 对县区审计机关 信息化工作 进行质量 检查 ,督促县区审计机关提升审计质量。
(二)完善制度, 推动 政务 公开规范化 。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先后制定了《淮南市审计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意见》、《淮南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淮南市审计局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扩大信息公开来源,明确规定各科室上报信息的时限和数量,确保网上信息及时更新和完善。严格政务公开信息把关,建立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规范网站信息报送程序,加强对上网信息的审核,保证上网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制等,坚决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 不 上网”,保障政务信息公开内容万无一失。
(三) 创新思维, 实现 报告 整改回头看 。 2 010 年至2 016 年,市审计局政务公开年度报告均在政务公开网站进行发布,公众可随时调阅查看。报告形式和内容力求创新,根据每年的政务公开要点进行调整。 主动公开不涉密的事项,对局机关概况信息、规划计划、工作报告、法规公文、工作动态、人事信息、财务信息、法律法规等应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都 通过市审计局官网、市政府 政务 公开网、《淮南日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 。我局政务公开网 全年 共 公布各类信息 2 16 件 , 收到申请公开事项1件, 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回复和公开。 强化整改,认真落实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将2 016 年度考评整改报告在政务公开网上发布。
(四) 注重培训, 促进 业务 能力 上台阶 。 加强对审计新闻发言人及信息公开具体经办人员的工作指导和实战训练,提升工作水平。 在 市政府组织安排下,我局新闻发言人赴复旦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1 1 月底,我局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参加省审计厅举办的全省 审计机关政务公开及信息宣传工作培训班 ,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