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领域】市审计局走进政风行风热线
访谈主题:用审计“力度”守护好民生“温度”
访谈时间:2024年11月29日
访谈嘉宾: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廖继光
市审计局党组成员、总审计师 王卫东
市审计局四级调研员 崔 燕
访谈地点: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主持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现场图片:
廖局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进行沟通,感谢大家对审计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我们审计部门有哪些重要的工作举措?
廖局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求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件办好。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审计事业的根本宗旨,推进民生发展是我们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的重要指示要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审计力度,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资金的“最后一公里”,用审计“力度”守护好民生“温度”。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民生审计有关情况。
一是坚持制度保障上先行一步。2019年在全省率先修订出台了《淮南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监督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社保审计监督管理体制,明确了接受审计监督的八类社会保障资金,从养老、医保等社保基金,到教育救助、扶贫等社会救助帮扶资金,再到社会福利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安置资金等,囊括了民生的各个方面。近几年又相继配套出台一些制度办法,如2020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审计监督的意见》,202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审计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聚焦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提升、畜禽养殖方面加强审计监督,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各项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和关键项目落实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坚持项目安排上民生优先。全市审计机关聚焦群众幸福生活,将民生资金和项目列入年度审计计划,进一步扩大民生审计覆盖面,并调配好全市审计资源全力予以保障,推动相关民生政策落地落实。聚焦一老一小,2023年开展了“安心托幼”“老年助餐服务”两项暖民心行动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这个项目被评为2023年度全市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又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相关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重点延伸。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聚焦病有所医,今年开展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耗材设备采购及管理使用等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对全市11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审计全覆盖。聚焦少有所学,开展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聚焦住有所居,连续两年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聚焦拆迁房建设难、拆迁户无居所等群众难点堵点问题,实施了大通区林巷村、建北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助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助老百姓喜迁新居。聚焦弱有所扶,开展了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审计、全市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情况审计等。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审计局共开展了17项民生项目审计,织牢织密了全方位、常态化、渗透式的民生审计网。
三是坚持审计整改上跟踪问效。牢牢遵循“跟踪问效”这一主线,把审计的触角延伸到各项民生资金的“神经末梢”, 努力做到“三跟三问”:即在跟踪政策实施上问责,确保惠民政策落实“零误差”“无折扣”;在跟踪资金运行上问效,确保民生资金“尽其所用、用有所值”;在跟踪项目建设上问质,确保民生工程项目质量。促进了大笔民生资金及时拨付或纠正,大批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大量民生政策落地见效,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民生审计,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切身利益。全市审计机关将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审计力量下沉基层、努力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反映民生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决揭示骗取套取、贪污侵占、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同时,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更好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主持人:请问市审计局是如何谋划和确定年度民生审计项目的?
崔燕:市审计局围绕民生保障“市之要事”,结合省审计厅年度项目计划,强化系统谋划、建议征集、研讨论证,确保年度民生审计项目计划科学、精准、有效。
一是统筹谋划部署。本着“减量增效”的立项原则,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审计项目立项筹备会,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突出、问题导向与客观求实相结合,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同一审计机关内部项目计划的统筹衔接,能结合的尽量融合、能兼顾的尽量合并,切实增强项目计划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广泛征集建议。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认真梳理民生领域的重大政策措施、重点改革任务、重要项目资金,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向市直部门、社会各界征集审计项目计划建议,确保项目立项服务大局、符合实际、贴近需求。
三是充分研讨论证。召开全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谋划座谈会,市审计局各业务科室和县区审计局,对拟立项审计项目的总体情况、目标重点、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展讲。参会人员对提报的审计项目计划,进行充分的研讨论证,最终确定拟立项的民生审计项目计划,报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议。
3.主持人:衣食住行与老百姓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市事关群众住和行的民生投资项目逐年增加,政府投资也不断加大,请问审计部门是怎样护航重大民生投资项目?
王卫东: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重大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政府投资审计力度,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护航民生福祉。
一是护航高速公路建设。2023年,淮南市审计局对市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S16和同期实施的凤毛快速通道项目开展了跟踪审计。今年,审计继续对S19、G63、S10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展专项审计,实行全生命周期“体检”,确保高速公路项目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
二是规范PPP项目运营。紧盯山南综合医院、非正规垃圾堆放点PPP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关注项目合同履约情况、投资回报机制合理性、政府监管责任落实等,下发跟踪审计意见书21份,推动项目规范运作,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促进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对大通区林巷村安置房及天泰花园房地产遗留项目开展专项审计,促进林巷村安置房的盘活利用,疏通天泰花园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堵点,为政府及时掌握和解决重大遗留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推动城市绿化工程高质量实施。聚焦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与管护,重点审查绿化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建设程序的合规性以及绿化养护的持续性,促进出台层面绿化工作导则2项、绿化管理制度14项,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4.主持人:“看病难、看病贵”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淮南审计怎样以强有力监督服务破解这一难题的?
崔燕:为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就医环境,我们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三项措施破解群众“看病贵”。
一是把脉“看病贵”。实施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耗材设备采购及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对全市11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审计全覆盖。高度关注药品和医用耗材设备采购政策落实、设备采购、使用管理、医疗业务违规收费等方面,查出4大类22个违规违纪事项。
二是整治“高价药”。审计查出部分批量医用低值耗材未经公开遴选;部分医疗机构未完成约定采购量却大量采购高价同品规或可替代品种,通过折扣维持采购高价、稀释政策效果等问题。督促各医院加强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促进糖尿病等10个治疗大类98个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有效实施,批量低值耗材公开遴选制度得到落实,药品耗材价格实现了大幅下降。如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口服常释剂型每瓶比过去便宜32.58元,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通过公开遴选从47.4元/套降至8元/套,有效节约了医疗成本。
三是严查乱收费。加强医保结算数据、医院HIS系统数据及EMR电子病案系统关联分析,查出重复收费、自立项目收费、超限制违规用药、过度医疗等问题,促进各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公开,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5.主持人:“微腐败”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微不足道,却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获得感。请问廖局长,审计部门是怎样擦亮“火眼金睛”,重拳出击“微腐败”?
廖继光:近年来,我市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紧盯基层腐败易发多发重点领域,聚焦直接关系民生福祉的行业领域,通过“点线面”结合有效防范基层“微腐败”,推动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零距离。
“点”就是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堵点问题,下沉监督力量,不断加大对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近年以来在全市分领域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审计、城市绿化工程、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耗材设备采购、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开发区招商引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等专项审计,深挖彻查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切实纠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
“线”就是抓住经济责任审计主线,强化对科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一把手”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经济决策部署、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同时,加大涉及村、社区的延伸审计力度,严查涉农资金、拆迁改造、集体“三资”、惠民补贴、低保社保、小微工程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跟进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对132家单位150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管好“钱袋子”“账本子”,推动规范用权。
“面”就是制度层面堵塞漏洞。针对审计查出“小微权力”运行中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监督短板、制度缺陷,提出审计建议,以审计专报、信息、要情等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市主要领导多次做出指示批示,推动市政府召开房地产、融资担保、智慧医疗、招商引资等领域专题整改会议8次,开展全市性专项检查和核查2次,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60余项,有力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规范管理、防微杜渐,不断弥补人、事、财、物的管理漏洞。
6.主持人:请问市审计局在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中,如何做到同步关注民生事项?
王卫东:民生无小事,哪里事关民生,审计就延伸到哪里。我们在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也融合开展民生审计,围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民生福祉,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一方面,注重民生任务的落实。我们制定出台了《淮南市审计机关2022—2024年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三年计划》,一年一个重点项目,先后实施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全市生态保护和修复相关资金专项审计。同时,把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环境保护治理领域,作为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监督范围,着重关注污水处理、饮水安全、垃圾分类处理等,审查资金支出合规情况及绩效情况,揭示项目管理的风险隐患,促进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注重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相结合。坚持把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作为审计监督的目标和方向,深化对森林、土地、水、大气等自然资源的审计,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责任履行到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为民生发展服务。
7.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市审计局在开展民生审计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计划?
王卫东:近年来民生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审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生审计的深度不够。民生资金和项目种类繁多,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民生审计力度,但审计深度仍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民生项目较多地揭示面上问题,未能结合淮南实际和特点,把问题审深审透,揭示体制机制方面的漏洞缺陷。二是大数据审计手段运用仍在初级阶段。大数据审计在民生项目领域如何推广应用、落地生根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深化。三是审计资源有限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人力资源方面,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审计人员还有所欠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加强审计业务人员的培养锻炼,加快打造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提高审计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审计为抓手,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深化大数据审计,深入挖掘、综合比对、精准核查,透过问题表面,透视聚焦背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全力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惠民资金落实到位、惠民项目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