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研究型审计如何做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到项目审计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研究理念,增强研究意识,用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开展审计项目。候凯审计长对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性和意义作出了概括,指出“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厅也就做好研究型审计,出台了《安徽省审计厅关于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省创新审计。研究的目地是服务审计实践。现围绕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成果利用等重要环节,就推深做实研究型审计,谈点自己的思考。
一、围绕找准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重点研究
找准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基础。重点是解决“审什么?”的问题,达到明确审计思路、找准审计路径的目地。实践中,要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融入发展谋审计,聚焦审计对象深入研究。要在审计人员对相关审计领域研究不深入、不透彻上下功夫。在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根据审计机关年度审计计划,建立审计对象资料库,提前了解审计对象相关情况,主要梳理被审计单位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业务运行、管理模式、职责履行,摸清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政策要求、改革方向与功能定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相关部门,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授课,深入研究行业前沿政策变化、行业动态,及时掌握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观点意见、改革建议,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第二,跟着节奏干审计,聚焦政策法规深入研究。围绕审计项目,着力研究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战略安排。掌握审计涉及领域的经济重大方针政策、重大规划和计划、资金和项目等情况,熟悉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坚持分门别类,按照“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事项,全面采集审计所需的财务数据和业务资料,为加强审计对象多维比对分析和综合研判,奠定良好基础。以讲政治为高度、以政策为准绳、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为基础,研究领会政策出台的意图和目标,分析项目、资金与政策的相关性和绩效性,理清审计内容、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制定审计事项清单,逐项明确具体审计事项、审计要点、风险点以及要达到的审计结果,做到清单化把控审计方向、管理审计进度和深度。
第三,跳出审计看审计,聚焦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深入研究。围绕政策跟踪审计、财政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审计等,将自己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研究如何根据审计项目特点,科学调配审计力量。做到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做到传统审计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相融合,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契合,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相整合,全覆盖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
二、围绕解决审计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
解决好审计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是审计实施方案顺利实现的保证。重点是解决“怎么审?”的问题,达到有的放矢、提质提效的目地。实践中,要突出在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在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着力。以项目为依托,突出严格审计现场管理。审计组要研究如何确保审计人员对相关审计领域研究深入、透彻,审深审透,摸清审计发现问题的背景、程序、标准、原因及后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审计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挖掘问题根源,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漏洞,实现审计发现问题揭示更加精准。
第二,在坚持实行“数据先行”着力。通过数据分析精准画像、锁定重点,找到突破口。通过数据比对,关联分析,深层次挖掘财务数据的异常变动,财务与业务数据背离等问题。以数据引领支撑,精准锁定问题线索,极大提高审计效率,将单一行为聚集分析研究,查找普遍性、系统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助力审计突破,做深做实研究型审计。
第三,在注重与相关部门的衔接着力。审计机关职能、权限法定而有限,保持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国土、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加强对以往结果全面检索,可以利用他们掌握的情况找到审计的突破口。以往形成的这些成果,大部分都涉及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履职履责情况等,能够获取更加直观有用、全面的基础信息,保障审计研究的全面性。
三、围绕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开展研究
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是审计工作的最终归宿。重点是解决“审的准?”的问题,达到“治已疾、防未病”作用。审计实践中,要突出做好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解决审计建议不够聚焦和具体上下功夫。既要重视发现问题,又要重视对问题背后体制机制制度的原因分析。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后续影响,又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同类型、同领域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横向拓展分析、纵向延伸分析,梳理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施策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审计研究成果更加优化,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能和价值。
第二,在建设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针对当前审计整改相关方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整改意识,不积极配合,面对问题避重就轻,抱有“过关”的心态,坚决做实整改工作。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领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加大跟踪督促力度、深化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健全追责问责机制等方面出实招,强化审计震慑,深化审计整改成效,打通审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在打造优秀审计项目上下功夫。优秀审计项目一般是审计程序合法,查处问题准确、恰当,审计成果突出,落实整改有力、成效显著,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的审计项目。要创优审计项目,在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方向和项目。项目打造的整个过程,只有通过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创立审计精品。
第四,在找准审计规律上下功夫。审计工作最终必然形成了很多成果。通过加强各审计业务领域的研究,从个别审计项目的内容、程序、方法,提炼概括其所有项目的共性,提炼出审计模式、流程、方法。形成一批行之有效、指导性强,以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审计指南。更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强化审计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