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战精神为笔 绘审计青年担当

发布日期:2025-08-07 16:19 作者:科教文 陈幸儿 来源:市审计局 【字体: 阅读:

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光阴流转,中华民族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胜利。这场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铸就的丰碑:在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寇精锐;在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在陕北延安,毛泽东同志在窑洞油灯下写下《论持久战》,为民族解放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或许有的青年同仁会问:80年过去了,战火早已远去,抗战精神对我们还有意义吗?让我们看看这些场景:当新冠疫情来袭时,无数青年医护人员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这与当年“到抗日前线去”的报名书,有着同样的赤诚;当河南暴雨肆虐时,青年志愿者驾驶冲锋舟穿梭在洪流中,这与当年“担架队上前线”的身影,有着同样的担当。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精神密码。它教会我们:面对“卡脖子”的工作难题时,要有“南泥湾开荒”般的自主创新精神;面对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时,要有“减租降息”般的务实为民作风;面对纷繁复杂局势时,要有“持久战”般的战略定力。

作为新时代的审计青年,我们如何让抗战精神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记得在新四军纪念馆,有份特殊的展品--1941年淮南根据地的“审计手册”,上面用毛笔写着“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这与我们今天“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理念,有着跨越时空的呼应。从太行山上的马背审计组到长三角的数字化审计平台,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忠诚履职的初心。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这份担当,要体现在政治站位的高度上。 抗战时期,共产党人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战胜了艰难险阻。今天的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我们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淮南的落地生根,在重大项目审计中看政策执行是否走样,在民生资金审计中查群众利益是否受损。审计人的“战场”,就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沿阵地;这份担当,要彰显在作风建设的硬度上。 抗战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赢得民心的法宝。我们青年干部自发签订《廉洁审计承诺书》,在审计现场设立 “意见箱”,始终牢记“四严禁”“八不准”的铁规矩;这份担当,要转化为服务发展的温度上。 抗战精神的底色是为民情怀。今天的审计工作,同样饱含着对人民的感情。在老旧小区改造审计中,我们不仅指出工程相关问题,更帮助协调解决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滞后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审计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

青年朋友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指引,胸怀天下,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用青春的热血,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用青春的担当,铸就中华民族的辉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