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研究型审计 护航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01 17:40 作者:资环科 杨盾 来源:市审计局 【字体: 阅读:

为了推动党中央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淮南市审计局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以及202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于2025年3月至5月开展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落实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组坚持走研究型审计之路,系统谋划、紧扣重点、稳步推进,揭示了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项目建设和效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3大类26个问题,涉及管理不规范资金3129.15万元等,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管控,护航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一、及早研究项目 锚定审计重点

审计组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把此次审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一是研究了解政策,把握审计导向。审计组扎实开展审前调查,通过走访发改委、工信、商务、财政等部门,收集相关政策法规、统计台账、总结宣传等资料,初步了解了我市绿色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实际诉求等,审计组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资源特点、资金体量、项目建设等情况,明确审计总体思路。二是研究剖析问题,明确审计目标。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对“双碳”目标实现、“两新”资金使用、“两高”项目严控等内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揭示我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政策执行、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卡点堵点难点,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国家宏观政策落地落实。三是研究审计重点,规划审计任务。此次专项审计紧扣“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政策上聚焦碳达峰碳排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任务推进情况,项目上聚焦“两高”、“两新”、化工等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资金上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与节能降碳专项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环节的合规性、绩效性,尤其是在审计时要关注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应突出的重点,如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煤化工企业的运营情况等。

突出协同配合 精细推进实施

此次审计涉及全市21家部门单位,涵盖专业领域广,专项资金超5亿、受众群体超7万人次。如何合理组织审计调查,分配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组强化研究型审计,三步破解难题。

一是强化“边学习边审计”。审计组面对千头万绪的复杂局面,一方面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学习政策背景、行业特点,初步掌握被审计对象“生态家底”,并梳理收集绿色低碳重大决策部署、“两新”政策落实、严控“两高”项目等四大类56份制度文件,制作了淮南市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指标情况表、“两新”资金基本情况表、“两高”项目清单等统计表。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厅及其他地市的交流,学习审计方法、开拓思路,确保审计方向精准聚焦。根据审计重点与审计资源,采取了“大数据分析+业务资料审核+项目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审计,成立政策项目组和资金数据组,同步推进工作进度。为实施方案制定打好基础。二是深化“边研究边审计”。此次审计对于全省各级审计机关都是一次新课题,全省组织方式、工作方案、审计重点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针对这种情况,审计组边审计边研究,立足于我市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特点,强化对重要、复杂或疑难问题的研讨。如对零碳产业园建设不力、项目停滞等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提升对问题研判的深度和准度;对工程中涉及控制价编制、具体施工等专业性问题时,与聘用专家共同研究如何将工程术语转化成审计语言。三是注重“边审计边总结”。由审计组长牵头,建立每周总结机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适用的法律法规依据等进行集中梳理、复盘和讨论,及时固化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审计策略,确保项目质量持续提升。同时,审计过程中注重对信息宣传、课题研究、数据案例的撰写总结,推动一果多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