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计角度谈谈如何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水平

发布日期:2020-09-30 17:28 作者:毛集实验区审计局 许士传 来源:市审计局 【字体: 阅读:

概述:预算编制和执行是每年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需要一级政府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协同努力,始终如一配合完成,同时也是同级政府审计监督的对象,下面从审计和预算的关系、实际编制和执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等方面来发掘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一、审计与预算的关系

从工作目标来看,审计的职能是履行经济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开展财政审计是它的法定职责。预算是财政职能的核心,是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二者的共同目标是更好的保障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督,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部门预算管理关系来看,审计部门作为预算单位的一员,是编制和执行预算的单位,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对象,服从和服务于财政管理。从工作要求来看,审计法对预算的主要监督内容是同级及下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执行情况,预算法第八十九条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所以审计和财政二者之间工作上相互交织,既有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也是监督和被监督关系,服务与监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二、审计中发现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1、政府预算编制方面  ①、对当年部门工作计划组织周密度不够,没有参考上年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和来年财政收支、政策变化,预算编制前后衔接不够,预算安排比较不精细。②、受本级财力影响,年初预算时保障范围受限。

2、政府预算执行方面  ①、政府预算年度执行过程中,追加笔数较多数字较大、大预算年初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精准。②、年度预算支出率总体不高(70%),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产生上述预算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部分指标下达时间的影响。由于下达时间为临近年底,尤其是上级转移支付指标,预算单位无法及时在当年支付使用;

二是工程项目按时序进度拨付的影响。由于工程项目经费根据工作进度付款,导致该项指标当年执行率过低;

三是部分预算单位用款习惯的影响。由于部分预算单位用款习惯集中在春节前夕,导致当年实际执行率较低;

四是库款保障的影响。部分项目用款的集中与市级调度资金序时进度以及年度可用财力的影响。

3、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商品和服务款级科目之间占用频率较高,每年都有侧重点且无规律可循,年度占用很随意。

4、部门预算中基本支出占用项目支出现象常见--大多数部门基本支出除了单位人员定额和部门定额,无其他资金来源,年度基本支出无处安放,只有占用项目支出指标,或者说以项目支出为名行基本支出之实。

三、解决思路

1、如何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

一是取得单位领导支持和参与度。单位领导要和业务部门人员共同商讨,按照年执行结果(偏差度)与年初预算编制方案对照,优化编制内容和编制结构。

二是提高重视程度,增强编制工作的责任感。预算编制工作是基础性工作,说到底还是要靠财务人员来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填制各类预算表和编制说明 ,所以要求单位财务人员要认真参加培训,熟悉编制程序和应该准备的基础资料,熟练操作编制软件。

2、如何提高预算执行率

一是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财政预算作为国家行使分配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预算编制中主要的问题: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很大;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预算批复滞后,预算执行时间仓促等,这些都给预算执行带来不利影响。严格预算调整,努力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事项。预算调整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7月1日至10月底。除据实结算类项目等特殊指标外,财政支出预算调整指标批复的截止时间,原则上为当年11月底。属于动支预备费和财政超收收入追加支出指标的特殊项目,发文截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原则上不得超过当年12月20日。

二是充分认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预算执行管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关系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加强领导,充实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把预算执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责任制度。财政部门内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职能机构,应当加强协调,明晰职责,保证预算执行在财政内部运行顺畅。政府主管部门作为预算执行主体,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监督指导本级及所属单位规范执行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及时、准确、全面地向财政部门反馈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

四是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杜绝预算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增强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快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进程。

分享到: